产后大出血一般发生在什么时候

妇产科编辑 医语暖心
34次浏览

关键词: #产后 #出血

产后大出血一般发生在分娩后24小时内,高危时段集中在产后2小时。产后出血的发生时间主要与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既往病史等因素有关。

1、子宫收缩乏力:

产后子宫肌纤维收缩不良是出血最常见原因,多发生于胎盘娩出后。双胎妊娠羊水过多等导致子宫过度膨胀,或产程过长消耗体力,均可能削弱子宫收缩力。可通过按摩子宫、使用缩宫素等促进宫缩

2、胎盘因素:

胎盘滞留、胎盘植入或胎盘部分残留均可引起出血,多发生在产后30分钟内。多次人工流产史、前置胎盘产妇风险更高。需及时行人工剥离胎盘或清宫术,严重者需子宫动脉栓塞治疗。

3、产道损伤:

急产、巨大儿分娩可能导致宫颈裂伤或阴道壁血肿,出血呈持续性鲜红色。会阴侧切伤口延裂至动脉时,出血常发生在产后1小时内。需立即缝合止血并排除深层血管损伤。

4、凝血功能障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等引发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多在产后2-4小时出现渗血不止。表现为针眼渗血、血尿等全身出血倾向,需紧急输注凝血因子。

5、既往病史:

有产后出血史、子宫肌瘤剔除史者更易复发,出血可能持续至产后24小时以上。合并贫血、肝病等基础疾病会加重出血风险,需提前备血并加强监护。

产后应密切监测2小时生命体征,每15分钟按压宫底观察出血量。24小时内保持会阴清洁,使用计量型卫生巾准确评估失血量。饮食宜高铁高蛋白,如猪肝、瘦肉、菠菜等促进造血,避免剧烈活动。出现头晕、心悸等休克前兆需立即就医,晚期产后出血(产后24小时至12周)可能提示感染或胎盘残留,需超声检查明确病因。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