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的病人是心率大于脉率吗

房颤患者的心率通常大于脉率,这种现象称为脉搏短绌。房颤导致心率与脉率差异的主要原因有心房无效收缩、心室率不规则、部分心搏输出量不足。
房颤时心房失去规律性收缩,仅出现杂乱无章的电活动,导致心房无法有效将血液泵入心室。部分心搏周期中心室充盈不足,心脏射血量显著减少,此时虽然心电图记录到心电活动,但外周动脉无法触及相应脉搏。
房颤引起的心室率快而不规则,部分心搏发生在心室舒张期未完全结束时,此时心室充盈时间不足。当心室充盈量低于30毫升时,心脏收缩无法产生足够的动脉压力波,造成心电活动未被转化为有效脉搏。
过快的心室率导致心室舒张期显著缩短,心肌灌注时间不足引发心功能下降。当单次心搏输出量低于10毫升时,产生的动脉压力波过弱无法传导至外周动脉,形成心电-脉搏脱节现象。
房颤造成的血液湍流会增加心脏能耗,同时不规则的心室收缩使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20%-30%。这种状态持续超过72小时可能引发心功能代偿性改变,进一步扩大心率与脉率的差值。
房颤患者常伴有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这会加速房室结传导,使心室率增快至120-160次/分。而迷走神经张力异常会导致血管舒缩功能紊乱,外周血管阻力变化加剧脉搏触诊困难。
房颤患者应定期监测心率和脉率差值,日常避免摄入含咖啡因饮品,保持每日30分钟低强度有氧运动如太极拳或散步。饮食建议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重点补充富含镁离子的深绿色蔬菜和坚果,控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睡眠时保持左侧卧位可减轻心脏负荷,同时需遵医嘱规范使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