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窦性心律不齐是什么意思

心率窦性心律不齐是指心脏窦房结发出的电信号节奏不规则,导致心跳快慢不均的一种生理性或轻度病理现象。
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最常见,多见于青少年,与呼吸周期相关。吸气时交感神经兴奋使心率加快,呼气时迷走神经张力增高使心率减慢。这种变化属于正常生理现象,无须特殊处理,定期观察即可。
服用洋地黄类药物如地高辛片、抗心律失常药如普罗帕酮片、部分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片等可能干扰窦房结功能。若出现明显心悸或头晕,应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
低钾血症或高钙血症可能影响心肌电活动。轻度紊乱可通过口服氯化钾缓释片或调整饮食改善,严重失衡需静脉补液治疗,可能伴随肌无力或恶心呕吐等症状。
心肌炎、冠心病等器质性病变可能继发窦房结功能异常。典型表现包括胸痛、活动后气促,需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确诊,可能需使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控制心率。
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等系统性疾病可导致代谢需求增加。甲亢患者可能伴手抖、体重下降,需服用甲巯咪唑片;贫血患者可能出现面色苍白,需补充琥珀酸亚铁片。
日常应避免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若伴随晕厥、持续胸痛或呼吸困难等症状,需立即心内科就诊。定期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有助于评估心律变化趋势,青少年患者通常随年龄增长症状可自行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