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椎压缩性骨折最好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骨折
关键词: #骨折
胸椎压缩性骨折可通过卧床休息、支具固定、镇痛治疗、椎体成形术、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胸椎压缩性骨折通常由骨质疏松、外伤、肿瘤转移、长期激素使用、脊柱退行性变等原因引起。
急性期需绝对卧床2-4周,选择硬板床保持脊柱平直。翻身时采用轴线翻身法避免扭转,可在腰背部垫软枕维持生理曲度。卧床期间需预防压疮和深静脉血栓,定期进行四肢被动活动。
疼痛缓解后佩戴胸腰支具3-6个月,推荐使用三点式矫形器。支具需每日佩戴20小时以上,仅在洗澡时取下。固定期间需观察皮肤受压情况,每2小时调整松紧度避免影响呼吸。
中重度疼痛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双氯芬酸钠,严重者可短期使用阿片类药物如曲马多。合并骨质疏松者需联用降钙素抑制骨吸收,同时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促进骨形成。
适用于椎体高度丢失超过30%或持续疼痛者,通过经皮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稳定骨折。手术创伤小但存在骨水泥渗漏风险,术后24小时即可下床活动,需配合抗骨质疏松治疗预防再骨折。
骨折稳定后逐步进行腰背肌等长收缩训练,6周后增加桥式运动、俯卧抬臂等动作。3个月后可进行游泳、太极拳等低冲击运动,避免弯腰搬重物。康复期每3个月复查骨密度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需保证每日1000mg钙和800IU维生素D摄入,多食用乳制品、深绿色蔬菜。戒烟限酒避免加速骨量流失,居家环境移除地毯等易绊倒物品。建议使用坐便器减少蹲起动作,雨天外出穿防滑鞋。骨质疏松患者需定期监测骨转换指标,必要时进行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