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是怎么得的 得胰腺炎的4个原因浅析

胰腺炎可能由胆道疾病、长期酗酒、高脂血症、药物因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禁食胃肠减压、解痉止痛、抑制胰酶分泌、抗感染治疗等方式缓解。
胆结石或胆道感染是胰腺炎最常见诱因,结石嵌顿在胆胰管共同开口处会导致胰液排出受阻。这类患者常伴有右上腹绞痛、皮肤巩膜黄染等症状,需通过超声检查确诊,治疗需解除胆道梗阻并配合胰酶抑制剂。
酒精及其代谢产物直接损伤胰腺腺泡细胞,同时刺激Oddi括约肌痉挛。每日摄入酒精超过80克持续5年以上者风险显著增加,这类患者往往存在脂肪泻、营养不良等表现,戒酒是基础治疗措施。
血清甘油三酯水平超过11.3mmol/L时,脂质微粒可直接堵塞胰腺微血管。多见于肥胖、糖尿病患者,急性发作期可见乳糜状血清,需通过血浆置换快速降脂,平时需严格控制脂肪摄入。
硫唑嘌呤、雌激素等药物可能诱发胰腺导管内蛋白栓形成。用药期间出现持续上腹痛伴呕吐需警惕,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检测血清淀粉酶,必要时进行影像学评估。
胰腺炎患者恢复期需保持低脂饮食,每日脂肪摄入控制在30克以下,优先选择清蒸、水煮等烹饪方式。适量补充水溶性维生素,避免暴饮暴食及过度劳累。建议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次30分钟以上以改善代谢。定期复查血脂、血糖及腹部超声,长期酒精依赖者需接受心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