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时创伤包扎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急救时创伤包扎需注意清洁伤口、避免感染、适度加压、固定牢固、观察循环。正确的包扎方法能有效止血、保护创面并促进愈合。
包扎前需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伤口,去除泥沙等异物。污染严重的伤口可先用碘伏消毒,避免直接使用酒精或双氧水刺激创面。清洁后覆盖无菌敷料,保持伤口湿润环境。
操作者应洗手或戴无菌手套,避免用手直接接触伤口。敷料需完整包装未拆封,包扎后保持干燥。如敷料渗血渗液需及时更换,伤口出现红肿热痛需就医。
出血伤口需施加均匀压力,以敷料轻微凹陷为宜。动脉出血可采用近心端加压法,静脉出血直接压迫伤口。避免过紧影响血液循环,每隔10分钟松解观察。
包扎末端需超出伤口边缘3厘米以上,关节部位采用8字形包扎。绷带缠绕保持力度均匀,末端反折固定或用胶布粘贴。骨折伤员需夹板固定后再包扎。
包扎后检查远端肢体颜色、温度和毛细血管充盈度。如出现青紫、麻木或脉搏减弱需立即松解。头部包扎需露出耳部,胸腹包扎避免影响呼吸。
创伤包扎后应抬高患肢减轻肿胀,24小时内避免碰水。可适量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C促进修复,保持伤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定期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出现发热、化脓等感染迹象需及时就医。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导致伤口裂开,按医嘱定期换药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