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粉碎性骨折后遗症有哪些

胫骨粉碎性骨折后遗症主要包括关节僵硬、创伤性关节炎、慢性疼痛、下肢不等长和骨髓炎。
骨折后长期固定或康复训练不足可能导致膝关节或踝关节活动受限。关节周围软组织粘连和肌肉萎缩是主要原因,表现为屈伸困难。早期介入被动关节活动训练和物理治疗可改善症状,严重者需手术松解粘连组织。
骨折累及关节面时易引发软骨损伤,后期出现关节面不平整和异常磨损。患者表现为负重时关节疼痛、肿胀,X线可见关节间隙变窄。保守治疗包括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晚期需行关节置换术。
骨折愈合后可能遗留局部神经损伤或内固定物刺激,导致持续性钝痛或刺痛。疼痛可能与骨不连、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有关。药物治疗常用塞来昔布等镇痛药,顽固性疼痛需神经阻滞治疗。
严重粉碎性骨折可能导致骨骼短缩愈合,儿童患者更易因骨骺损伤影响肢体发育。差异超过2厘米时会出现步态异常,可通过矫形鞋垫或骨延长术矫正。
开放性骨折或术后感染可能发展为慢性骨髓炎,表现为局部红肿、窦道流脓和反复发热。需长期使用盐酸万古霉素等抗生素,合并死骨形成时需病灶清除手术。
康复期间应保持均衡饮食,每日摄入足量蛋白质和钙质,推荐食用牛奶、豆腐及深绿色蔬菜。逐步进行非负重运动如游泳和自行车训练,避免跳跃和剧烈跑动。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睡眠时抬高患肢减轻肿胀。出现持续发热或异常疼痛需及时就医排除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