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主要的发病原因

2型糖尿病主要发病原因包括胰岛素抵抗、β细胞功能减退、遗传因素、肥胖及不良生活方式。
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核心机制,指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导致血糖无法有效进入细胞。长期高血糖会进一步加重胰岛素抵抗,形成恶性循环。改善胰岛素抵抗需通过减重、有氧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二甲双胍等胰岛素增敏剂。
胰腺β细胞分泌胰岛素能力逐渐下降是疾病进展的关键因素。长期高糖毒性、脂毒性会加速β细胞凋亡。保护β细胞功能需早期控制血糖,避免使用可能加速β细胞衰竭的药物,如磺脲类降糖药需谨慎选择。
2型糖尿病具有明显家族聚集性,TCF7L2、PPARG等基因变异可增加患病风险。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应定期监测血糖,40岁后每年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筛查,早期发现糖耐量异常。
内脏脂肪堆积会分泌炎症因子干扰胰岛素信号传导,腰围超标(男性≥90cm,女性≥85cm)者风险显著增加。减重5%-10%即可明显改善血糖,建议通过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结合抗阻运动减少内脏脂肪。
长期高糖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睡眠不足等会诱发代谢紊乱。每日添加糖摄入应少于25克,每周保证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保持7-8小时睡眠,可降低60%的发病风险。
预防2型糖尿病需建立健康生活习惯,每日饮食中增加全谷物、豆类等低升糖指数食物占比,减少精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坚持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配合力量训练;定期监测体重、腰围及血糖指标。已确诊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控糖方案,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