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塞性细支气管炎CT表现有哪些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CT表现主要有马赛克灌注征、支气管壁增厚、空气潴留征、树芽征及支气管扩张五种典型特征。
CT图像上表现为肺部密度不均匀,呈现斑片状高低密度交错分布。这是由于部分细支气管阻塞导致相应区域血流减少,形成低密度区,与正常肺组织形成鲜明对比。该征象在呼气相CT中更为明显,需与间质性肺疾病鉴别。
可见细支气管壁环形增厚,管腔狭窄。早期表现为轻度均匀增厚,进展期可出现不规则增厚伴管腔扭曲。这种改变多累及3-5级支气管,薄层CT重建能清晰显示"双轨征"或"印戒征"。
呼气相CT显示病变区域肺组织密度降低不明显,与正常肺组织形成密度差异。这是由于细支气管闭塞导致远端肺泡内气体无法正常排出,典型表现为肺小叶或肺段范围的异常透亮区。
表现为支气管末端呈结节状或分支状高密度影,形如春天树芽。这是细支气管腔内炎性渗出物、黏液栓或肉芽组织形成的特征性改变,多见于感染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急性期。
晚期病例可见不可逆的支气管扩张改变,表现为支气管管径大于伴行肺动脉。多呈柱状或囊状扩张,常伴有支气管扭曲变形,周围可见纤维化条索影。这种改变提示疾病已进入慢性纤维化阶段。
对于疑似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患者,建议进行高分辨率CT检查并配合呼气相扫描。日常需避免呼吸道感染,戒烟并远离粉尘环境。适度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可改善肺功能,饮食宜选择高蛋白、富含维生素A和E的食物。出现持续咳嗽、活动后气促等症状时应及时复查CT评估病情进展,重症患者需考虑肺功能检查明确通气障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