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肾功能不全原因有哪些

原发性肾功能不全可能由肾小球肾炎、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多囊肾病、药物性肾损伤等原因引起。
肾小球肾炎是肾小球结构发生炎症反应的疾病,免疫复合物沉积或自身抗体攻击肾小球基底膜可能导致滤过功能受损。患者可能出现血尿、蛋白尿及水肿,早期干预可通过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控制病情进展。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会引起肾小动脉硬化,导致肾单位缺血性萎缩。临床表现为夜尿增多和微量白蛋白尿,需通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严格控制血压,延缓肾功能恶化。
持续高血糖状态造成肾小球高滤过和基底膜增厚,晚期出现结节性肾小球硬化。典型特征为持续性蛋白尿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管理重点在于血糖控制达标及使用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保护肾功能。
这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双肾出现进行性增多的囊肿压迫正常肾组织。患者多在30岁后出现高血压和腰部胀痛,治疗以控制并发症为主,终末期需考虑肾脏替代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肾毒性药物可直接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临床表现为急性肾损伤伴尿量减少,关键在于及时停用致病药物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
肾功能不全患者需限制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在每公斤体重0.6-0.8克,优先选择优质蛋白如鱼肉、蛋清;严格控制食盐摄入每日不超过3克;避免剧烈运动但需保持每周5次、每次30分钟的快走等有氧活动;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尿蛋白及血肌酐指标;慎用各类可能损伤肾脏的药物,包括部分中药和保健品。出现明显浮肿或尿量骤减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