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出血怎么办 肛门出血的原因都有哪些

肛门出血可通过调整饮食、改善排便习惯、药物治疗、硬化剂注射、手术等方式治疗。肛门出血通常由痔疮、肛裂、直肠息肉、肠道炎症、消化道肿瘤等原因引起。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有助于软化大便,减少排便时对肛门的刺激。建议每日食用燕麦、红薯、火龙果等富含纤维的食物,同时保持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和酒精摄入,以防加重黏膜充血。
建立规律排便时间,每次如厕不超过5分钟,避免久蹲用力。排便后建议用温水清洗肛门,可选择坐浴方式每日2次,每次10-15分钟。长期便秘者可进行提肛运动锻炼盆底肌群。
痔疮引起的出血可使用含有地奥司明的口服药物改善静脉回流,配合含有氢化可的松的栓剂局部消炎止血。肛裂患者可选用含有硝酸甘油的乳膏缓解括约肌痉挛。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
适用于内痔出血患者,将聚桂醇等硬化剂注射至痔核基底部,通过化学作用使血管纤维化萎缩。该操作需由专业医师在肛门镜下完成,术后需观察有无感染等并发症。
对于反复出血的Ⅲ度以上痔疮可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直肠息肉需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恶性肿瘤引起的出血需根据分期选择根治性手术方案,术后需配合放化疗等综合治疗。
日常应注意保持肛门清洁干燥,穿宽松棉质内裤。避免久坐久站,每小时活动5分钟促进血液循环。出血期间暂停骑自行车等会阴部受压运动,可进行游泳、快走等低强度运动。观察出血颜色变化,鲜红色多为肛周病变,暗红色需警惕上消化道出血,出现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应及时就医。长期反复出血者建议每年进行肠镜检查,40岁以上人群应定期做粪便隐血试验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