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收缩功能减退怎么治疗

心脏收缩功能减退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器械辅助、心脏康复训练、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心脏收缩功能减退通常由心肌缺血、心肌炎、高血压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等原因引起。
控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限制液体摄入量。戒烟限酒,避免饮用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保持规律作息,每日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体重指数控制在18.5-23.9之间,腰围男性不超过90厘米、女性不超过85厘米。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可减轻心脏负荷。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能降低心肌耗氧量。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如螺内酯可延缓心肌重构。利尿剂如呋塞米能缓解水肿症状。正性肌力药物如地高辛适用于快速房颤合并心衰患者。
双心室起搏器适用于心室收缩不同步患者。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可预防恶性心律失常。左心室辅助装置用于终末期心衰过渡治疗。体外膜肺氧合支持用于急性心源性休克。远程监测设备能实时追踪患者心功能变化。
运动处方需包含热身、有氧、抗阻、放松四个阶段。有氧训练采用靶心率控制在静息心率+20-30次/分。呼吸训练包括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法。心理干预采用认知行为疗法缓解焦虑抑郁。营养指导需制定个性化低脂低盐食谱。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改善心肌供血。心脏瓣膜修复或置换术纠正血流动力学异常。左心室成形术重塑心室几何结构。心脏移植适用于终末期心衰患者。机械循环支持装置作为移植前过渡治疗。
日常需监测血压、心率、尿量及体重变化,记录24小时出入量。饮食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少食多餐避免饱餐。适宜运动包括太极拳、八段锦等低强度项目,运动时携带硝酸甘油备用。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和感染。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和血液生化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