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手足口病可通过一般护理、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中医治疗、预防并发症等方式治疗。手足口病通常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病原体包括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
保持患儿口腔清洁,进食后用温水漱口。选择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避免辛辣刺激。衣物被褥需每日更换消毒,使用含氯消毒剂处理患儿排泄物。隔离期应持续至疱疹结痂脱落,通常需要7-10天。
针对发热症状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热,口腔疱疹疼痛可使用利多卡因凝胶局部涂抹。皮肤瘙痒明显者可外涂炉甘石洗剂,疱疹破裂处需保持干燥避免继发感染。出现脱水症状需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
重症病例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利巴韦林等广谱抗病毒药物。干扰素雾化吸入可用于咽喉部症状明显的患儿。更昔洛韦适用于免疫缺陷患儿合并病毒感染的情况,使用期间需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
中医辨证属湿热蕴结证可选用银翘散加减,中成药如蓝芩口服液具有清热解毒功效。外治法可用金银花、野菊花煎汤漱口,青黛散调敷皮肤疱疹。推拿疗法选取清天河水、退六腑等手法辅助退热。
密切监测神经系统症状如嗜睡、抽搐等脑炎表现,循环系统症状如四肢发凉、血压下降等心肌炎征兆。出现持续高热不退、呼吸急促、肢体抖动等危重症状需立即住院治疗,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支持。
疾病恢复期应加强营养支持,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促进黏膜修复。保持居室通风每日至少2次,每次30分钟以上。患儿玩具用品需用含氯消毒液浸泡处理,集体机构发生疫情时应暂停大型聚集活动。恢复后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肌酶谱。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习惯,流行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