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局部还是整个脚部痛风

痛风发作可局限于单关节(如大脚趾)或累及整个脚部,具体范围与尿酸结晶沉积部位相关。痛风发作的典型表现主要有突发单关节红肿热痛、多关节交替发作、伴随活动受限、夜间疼痛加剧、症状反复迁延。
约70%首次发作位于第一跖趾关节(大脚趾),表现为局部剧烈疼痛、皮肤发红、肿胀发热,触痛明显。尿酸钠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引发急性炎症反应,可通过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或糖皮质激素缓解症状。
未经控制的痛风可能扩散至足背、踝关节等部位,形成多关节交替发作。长期高尿酸血症导致结晶在多个关节沉积,需联合降尿酸药物(如别嘌醇、非布司他)与抗炎治疗。
急性期关节肿胀可导致行走困难,严重时出现关节变形。这与尿酸盐侵蚀骨关节有关,需通过关节制动、冰敷减轻机械刺激,慢性期需进行关节功能锻炼。
夜间体温降低促使尿酸盐结晶析出,加上卧位时血液循环减慢,疼痛常在凌晨达到高峰。建议发作期抬高患肢,睡前服用医生建议的抗炎药物。
长期未规范治疗者可发展为痛风石,甚至累及肾脏。需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保持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限制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摄入。
痛风患者需坚持低嘌呤饮食,避免饮酒及含糖饮料,每日适度进行游泳、骑车等低冲击运动。注意足部保暖,选择宽松鞋袜减少关节压迫,发作期间可冷敷患处但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建议每3-6个月复查尿酸及肾功能,长期服用降尿酸药物者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和血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