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型心室预激是什么引起的

A型心室预激可能由先天性房室旁路异常、心肌纤维化、心脏传导系统发育异常、遗传因素及心肌炎后遗症等原因引起。该病症主要表现为心悸、心动过速、胸闷等症状,可通过心电图检查确诊。
胚胎期心脏发育过程中,房室间异常残留的肌束形成附加传导通路,这种结构异常是心室预激最常见的病因。患者出生时即存在旁路,但可能到青少年期才因激素变化或心脏负荷增加而出现症状。
心肌纤维化或瘢痕形成可破坏正常传导系统,促使异常电通路形成。这种情况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可能与高血压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慢性病变有关,常伴有活动后气促等表现。
部分家族性预激综合征与PRKAG2基因突变相关,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这类患者多在20岁前发病,易合并心肌肥厚,直系亲属中可能有猝死病史。
病毒性心肌炎可导致传导系统局部坏死,愈后形成异常传导路径。这类患者通常有明确发热感染史,急性期可见心肌酶升高,恢复期遗留心电图delta波特征。
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可暂时显现预激图形,甲状腺功能亢进通过增加心肌兴奋性诱发症状。这些因素不直接造成旁路,但会促使隐性预激显现。
确诊心室预激后应避免剧烈运动及含咖啡因饮品,规律监测心率变化。建议选择游泳、太极拳等中低强度运动,饮食注意补充镁元素(如坚果、深绿色蔬菜),限制高脂饮食以预防动脉硬化。合并频发心动过速时需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并定期复查动态心电图评估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