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与胃溃疡的鉴别

胃癌与胃溃疡可通过症状特点、检查手段及病理结果进行鉴别。胃癌多表现为持续性上腹痛、体重骤降及呕血黑便,胃溃疡则以规律性餐后痛、反酸嗳气为主。主要鉴别方式包括胃镜检查取活检、幽门螺杆菌检测、影像学评估以及肿瘤标志物筛查。
胃癌早期可能仅有上腹隐痛或饱胀感,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食欲减退、贫血、消瘦等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触及上腹包块。胃溃疡疼痛具有周期性,进食后加重,服用抑酸药可缓解,较少伴随明显体重下降。两种疾病均可出现黑便,但胃癌更易发生呕血或咖啡样呕吐物。
胃镜下胃癌病灶多呈不规则隆起或溃疡,边缘堤状隆起,基底凹凸不平伴坏死,周围黏膜皱襞中断。胃溃疡一般为圆形或椭圆形单发溃疡,边缘整齐光滑,底部覆盖白苔,周围黏膜充血水肿但无浸润性改变。内镜活检是确诊关键,胃癌病理可见异型细胞浸润,胃溃疡则为炎性坏死组织。
CT检查中胃癌可见胃壁不规则增厚超过1厘米,增强扫描明显强化,可能伴有淋巴结转移或远处器官转移。胃溃疡通常仅显示局部胃壁轻度增厚,无周围组织浸润征象。进展期胃癌在钡餐造影中可见龛影位于胃轮廓内、半月征等特征,良性溃疡龛影多突出于胃腔外。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溃疡密切相关,可通过碳13呼气试验或粪便抗原检测确认。胃癌患者虽可能合并感染,但更需关注癌胚抗原、CA72-4等肿瘤标志物水平。胃溃疡治疗后复查病灶缩小或愈合,而胃癌病灶经规范治疗仍可能持续进展。
胃癌病理诊断需符合细胞异型性、腺体结构紊乱、间质浸润等恶性标准,分化程度可分为高、中、低三级。胃溃疡病理可见炎性肉芽组织及纤维增生,无肿瘤细胞浸润。特殊类型如溃疡型胃癌需多部位深取活检,避免误诊为良性溃疡。
日常需警惕上腹不适持续加重、消瘦乏力等预警症状,避免长期食用腌制熏烤食物。胃溃疡患者应规范根除幽门螺杆菌,定期复查胃镜。胃癌高危人群包括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病史者,建议每年进行胃蛋白酶原检测联合胃镜筛查。出现呕血、贫血、吞咽困难等症状须立即就医,早期诊断对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