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吸入性肺炎应该如何治疗

婴儿吸入性肺炎可通过清理呼吸道、氧疗支持、抗感染治疗、并发症管理及营养支持等方式治疗。婴儿吸入性肺炎通常由羊水或胎粪吸入、喂养不当、胃食管反流、免疫力低下及病原体感染等原因引起。
通过吸痰或支气管镜清除气道内异物,减少肺部刺激。胎粪吸入者需立即进行气管插管冲洗,机械通气辅助呼吸。操作需由专业医护人员完成,避免损伤婴儿娇嫩的气道黏膜。
根据血氧饱和度选择鼻导管、头罩或无创呼吸机供氧,维持氧分压在60-80mmHg。严重低氧血症需采用高频振荡通气,合并肺动脉高压时需一氧化氮吸入治疗。
细菌性感染常用氨苄西林联合庆大霉素,厌氧菌感染选用甲硝唑。病毒性肺炎以对症支持为主,巨细胞病毒感染可使用更昔洛韦。所有抗生素使用需严格遵循药敏试验结果。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需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持续肺动脉高压应用米力农改善心功能,继发脑损伤需亚低温治疗保护神经系统。
重症患儿采用鼻饲或静脉营养,逐步过渡到微量喂养。母乳喂养者需评估吸吮协调性,反流频繁者改用稠化配方奶。每日监测体重增长及电解质平衡。
护理期间保持环境温度24-26℃,湿度55%-65%。喂养时采取半竖立位,喂奶后拍背15-20分钟。每日进行翻身拍背和体位引流,监测呼吸频率及肤色变化。恢复期可进行被动肢体运动和抚触按摩,促进肺部发育。定期复查胸片评估炎症吸收情况,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预防再次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