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检查心律不齐是怎么回事

关键词: #心电图
关键词: #心电图
心律不齐可能由生理性因素、心脏器质性疾病、电解质紊乱、药物副作用、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动态心电图监测、药物治疗、病因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心脏电生理检查等方式明确诊断并干预。
健康人群在情绪激动、剧烈运动或饮用咖啡浓茶后可能出现短暂心律不齐,属于心脏对刺激的正常反应。这类情况通常无需特殊治疗,消除诱因后心率可自行恢复正常,建议通过规律作息、控制刺激性饮品摄入等方式预防。
冠心病、心肌炎、心脏瓣膜病等疾病可能导致心肌电传导异常,常伴随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需通过冠脉造影、心脏超声等检查明确病因,治疗基础疾病同时可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普罗帕酮等改善症状。
血钾异常(低钾血症或高钾血症)会干扰心肌细胞电活动,多发生于腹泻、肾功能不全或利尿剂使用不当者。表现为频发早搏或室性心动过速,需通过血液检测确诊并及时纠正电解质失衡。
部分支气管扩张剂、抗抑郁药及洋地黄类药物可能延长心脏传导时间,引发房室传导阻滞或尖端扭转型室速。出现药物相关心律失常时应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避免擅自停药或换药。
更年期女性或长期焦虑人群易出现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导致窦性心动过速或房性早搏。可通过心率变异性检查评估自主神经功能,采用深呼吸训练、生物反馈疗法等非药物方式调节。
日常应注意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补充富含镁元素的食物如南瓜子、黑巧克力有助于稳定心律。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增强心脏代偿能力。若出现持续心悸、晕厥或心电图显示恶性心律失常,需立即心内科就诊。定期复查心电图并监测血压血糖,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者应严格控制基础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