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尿的三个诊断标准是什么

蛋白尿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尿蛋白定量检测、尿蛋白定性检测和尿蛋白电泳分析。
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是诊断蛋白尿的金标准。正常成年人24小时尿蛋白排泄量应小于150毫克。当24小时尿蛋白超过150毫克时称为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指24小时尿蛋白在30-300毫克之间,常见于糖尿病肾病早期。大量蛋白尿指24小时尿蛋白超过3.5克,多见于肾病综合征。
尿常规检查中的尿蛋白定性试验是筛查蛋白尿的常用方法。结果以阴性、微量、1+至4+表示。尿蛋白1+相当于约30毫克/分升,2+约100毫克/分升,3+约300毫克/分升,4+约1000毫克/分升。该方法简便快速但易受尿液浓缩程度影响,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尿蛋白电泳可区分蛋白尿类型。肾小球性蛋白尿以白蛋白等中大分子蛋白为主,见于肾小球疾病。肾小管性蛋白尿以β2微球蛋白等小分子蛋白为主,见于间质性肾炎。混合性蛋白尿兼有两者特征,提示肾小球和肾小管同时受损。本周蛋白尿见于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
发现蛋白尿后应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控制在3-5克。适量补充优质蛋白质如鸡蛋、鱼肉、瘦肉,避免高蛋白饮食加重肾脏负担。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定期监测血压、血糖,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戒烟限酒,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出现水肿、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