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糖不耐受是化验大便还是小便

消化内科编辑 医普小能手
20次浏览

关键词: #乳糖不耐受 #大便

乳糖不耐受诊断通常需进行氢呼气试验或大便还原糖检测,小便检测不适用。主要检测方法有氢呼气试验、大便还原糖及酸碱度检测、基因检测、临床症状评估、饮食回避试验。

1、氢呼气试验:

患者口服乳糖后通过专用设备检测呼气中氢气浓度升高情况。乳糖未被小肠分解时会进入结肠发酵产氢,氢气经血液循环从肺部呼出。该试验需空腹进行,检测前需避免使用抗生素等干扰肠道菌群的药物。

2、大便还原糖检测:

收集新鲜大便标本检测还原糖含量及酸碱度。未被吸收的乳糖在结肠被细菌分解为短链脂肪酸和氢气,导致大便呈酸性且含有还原糖。该方法适用于婴幼儿,需在哺乳后1-2小时内采集标本。

3、基因检测:

通过血液或唾液样本分析LCT基因多态性。乳糖酶缺乏常与LCT-13910C/T基因型相关,该检测可明确是否为原发性乳糖不耐受,但不能反映当前肠道乳糖酶活性。

4、临床症状评估:

记录摄入乳制品后出现的腹胀、腹泻、肠鸣等症状。典型症状多在饮奶后30分钟至2小时出现,症状严重程度与摄入乳糖量呈正相关。需与牛奶蛋白过敏等疾病进行鉴别。

5、饮食回避试验:

严格回避含乳糖饮食2-4周观察症状改善情况,后重新引入乳制品验证症状再现。该方法简单易行但需配合饮食日记,可能受其他食物因素干扰。

确诊乳糖不耐受后建议选择无乳糖奶制品或补充乳糖酶制剂,酸奶等发酵乳制品因含部分分解乳糖可酌情食用。日常需注意钙质补充,可选择深绿色蔬菜、豆腐、小鱼等富钙食物。症状明显期间应避免冰品、碳酸饮料等可能加重肠胀气的食物,少量多次进食有助于减轻消化负担。婴幼儿确诊后应在医师指导下选择特殊配方奶粉,保证生长发育所需营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