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食要小心!过度吃糖有五个危害

女性日常保健编辑 健康科普君
399次浏览

随着社会的发展,食糖过多的危害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食糖吃糖过多引起肥胖,易导致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胆结石症及肾病等,与烟酒同样地危害人类健康。

生活中的那些糖

葡萄糖、蔗糖、果糖等都是生活中经常能见到的糖,也是我们餐桌上食糖的来源。水果蔬菜中富含果糖,乳糖则是存在于牛奶中的天然糖类。甜味可以让人愉快的甜味。正因为如此,我们非常喜欢在饮食中加糖。例如,我们经常吃的糖、泡茶使用的糖、调味用的棉糖、经常被视为滋补品的糖、蜂蜜、儿童零食的水果糖、奶糖等,都是糖在我们的生活中的表现。

糖不是甜的,甜的也不是糖,牛奶中有4%的乳糖,乳糖几乎没有甜的医用甘油有甜的,但不是糖。生活中最常见的无味糖是米饭中的淀粉。

为什么在我们的饮食中摄取糖呢?其主要功能是提供热能。每克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产生4千卡能量,人体所需能量的70%左右由糖提供。此外,糖还是组织和保护肝功能的重要物质。所以我们离不开糖。

每天应该吃多少精制糖?

从营养角度来看,精制糖不得超过整天摄入总能量的10%。因此,建议每天精制糖的摄入量在25g以下,最多不要超过50g。如果你喝一瓶500毫升的糖饮料,糖的摄入量肯定超过50克。此外,许多精制糖潜伏在牛奶甜点、牛奶制品(冰淇淋、糖酸奶)、糖果、蛋糕、饼干和早餐谷物中。

因此,建议您养成购买食品时阅读食品标签的习惯。许多食品包装以克为单位标记糖(或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换算来判断糖的含量。例如,茶匙的精制糖是4g,方糖是4.5g。

过度吃糖等于慢性自杀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长期喜欢高糖食物的人,其平均寿命比正常饮食的人短10~20年。“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表明,只吃一点糖没关系,但摄取大量糖与慢性自杀无异。

1、肥胖

糖类食品进入人体消化吸收后,一部分消耗能源,另一部分作为糖原储存在肌肉和肝脏中。除了满足以上两个部分的需要外,剩下的大量碳水化合物在人体内变成脂肪。人体和动物实验也表明,含有大量果糖的果葡萄糖浆会导致脂肪沉淀过多。此外,糖可以作用于神经系统,抑制饥饿感的消失,促进饮食。因此,长期大量饮食容易引起肥胖。假如我们每天多吃5块糖,相当于要额外摄入将近100千卡热量,体重每周即可增长100克。

2、造成龋齿

我们口腔中生存着很多细菌,如果经常大量摄入糖类食品,这些细菌就会把口腔中残留的糖类分解发酵。这个过程会产生一定量的酸性物质,对我们的牙齿造成侵蚀。许多儿童龋齿是因为喜欢甜食。吃完甜食后,请马上刷牙或漱口,以免蛀牙。

3、诱发糖尿病

每天喝一罐甜饮料,患糖尿病的概率比不喝甜饮料的概率高20%,每天喝两罐,近年来糖尿病患者人数的增加与甜饮料的大量消费、糖的摄入逐年增加密切相关。营养营养学家的调查,吃糖可能不会直接引起糖尿病,但长期大量吃甜食会使胰岛素分泌过多,碳水化合物代谢紊乱,引起人体内环境失调,引起糖尿病。

4、骨质疏松症

糖类食品在体内代谢需要消耗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因此经常吃糖会导致维生素不足和缺钙等营养问题。研究表明,II型糖尿病患者的维生素B1尿排出量是普通人的16倍以上。维生素B1是糖在体内转换能量时必要的物质,维生素B1不足,神经和肌肉的活动能力大幅度降低,摔倒容易骨折。血液中钙离子的流失使骨骼中的钙溶解在血液中,最终引起骨质疏松症。

5、容易得肾结石

喝白开水可以防止肾结石,但是在白开水中加入很多糖,喝糖会促进肾结石的发生。无论是正常人还是结石患者,吃100克蔗糖,2小时后去检查尿液,发现尿液中的钙和草酸浓度上升。尿中钙含量越高,与草酸相遇沉淀的概率越高,容易得肾结石。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许多人同时患有肾结石和缺钙。

如何减少糖的摄入?

减少糖的摄活习惯开始:

1、合理饮食,减少糖零食的摄取。蔬菜、水果、牛奶、鸡蛋、面包、肉、鱼等食物是低糖健康饮食的基础。

2、减少甜味剂的用量。许多人可能认为不买包装食品和饮料就不会添加糖。但是,在烹饪和烘烤所需的甜味剂(蜂蜜、浓缩果汁蜜、浓缩果汁和红糖)中找到添加糖的形象。

3、少吃精制糖。减少吃糖(糖、糖等),增加复合糖(米饭、天然蔬菜等)的摄取。一天的糖控制在50克以内,对身体没有负面影响。

4、少喝含糖饮料。可乐、果汁的平均含糖量约为11%,喝500毫升这种饮料,一口气摄取约55克糖。建议喝白开水、淡茶水、柠檬水、豆浆、牛奶、绿豆汤、自榨果汁。

5、饮用速溶饮料时,建议冲调时加入比提示量多一倍的水,不仅可以减缓血糖的变化,还可以避免精制糖的过量摄入。

6、不要吃含糖量高的水果。许多人在夏天用水果代替正餐来减肥。事实上,许多水果的含糖量通常超过8%。食用过多不能完全被身体消耗,脂肪进入身体脂肪细胞,堆积后体重上升。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

虹膜睫状体炎是怎么引起的 小脑出血后遗症是什么 气胸引起胸腔积液怎么办 男朋友发烧了怎么办 怎么提高小孩抵抗力 月经前七天能测出怀孕吗 肠绞痛做推拿就能好吗 舌癌患者术后怎么调理 糖尿病病足用什么药 泌乳素高会影响怀孕吗 单纯性甲状腺肿需要治疗吗 鹅口疮1粒制霉素片加多少水 乳房结节三级手术利弊 乳房结节看什么科室 心动过缓是心跳慢吗 前交叉韧带损伤如何治疗 低血压可以喝玉米须茶吗 颈椎病头晕是因为什么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急性胃肠炎首选抗生素是什么 颞下颌关节脱位关节会响吗 急性宫颈炎的症状 整形丰胸的三种方法介绍 噪声性耳聋可以自然恢复吗 中耳炎会引起牙疼头疼吗 淋巴癌高发要如何预防?养成这6个好习惯很有必要,聪明的人已经收藏起来 吃紧急避孕药恶心反应多久消失 卵黄性腹膜炎怎么得的 唇炎用什么药治疗好 玻尿酸的危害有哪些 思瑞康适用于哪些疾病?适合精神分裂症患者吗? 奥氮平片的主要不良反应是什么? 乐孚亭服用剂量如何控制?起始剂量多少为宜呢? 左洛复如何用药?什么时间段吃合适? 骨折比较严重是否可以用恒古骨伤愈合剂? 芙露饮适应症是什么?哪些患者适合用药 艾得辛风湿关节炎可以用吗?应该怎么用 特威凯用药时有哪些禁忌 治闲灵适合什么人?用法是什么? 优思弗有什么副作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