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和心脏供血不足是一回事吗

心肌缺血和心脏供血不足属于同一病理过程的不同表述,前者强调心肌细胞氧供需失衡的病理状态,后者侧重冠状动脉血流减少的生理机制。
心肌缺血指心肌细胞因氧供应不足导致的代谢异常,多由冠状动脉狭窄或痉挛引起;心脏供血不足则描述冠状动脉向心肌输送血液量低于需求量的整体状态,二者本质均为心肌灌注不足。
心肌缺血典型表现为心绞痛、胸闷气短,心电图可见ST段压低或T波倒置;心脏供血不足可能仅表现为运动耐量下降,早期可无典型心绞痛症状。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共同主因,但心肌缺血更强调斑块破裂、血栓形成等急性事件;心脏供血不足可能包括慢性贫血、主动脉瓣狭窄等非冠脉因素。
心肌缺血需结合心肌酶谱及影像学确认心肌损伤;心脏供血不足诊断更依赖冠脉CTA或造影显示血管狭窄程度,二者常需联合评估。
急性心肌缺血需硝酸甘油扩张血管,严重者行PCI手术;慢性供血不足以他汀类药物稳定斑块,β受体阻滞剂改善心肌耗氧,均需长期抗血小板治疗。
日常需控制血压血脂,避免剧烈情绪波动,推荐低盐低脂饮食配合有氧运动。吸烟者应立即戒烟,糖尿病患者严格控糖,肥胖者需渐进减重。定期监测心电图,出现持续性胸痛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需紧急就医。可适当补充辅酶Q10改善心肌能量代谢,但不可替代正规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