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中毒型痢疾吃什么好 小儿中毒型痢疾饮食宜忌须知

小儿中毒型痢疾饮食需遵循清淡易消化、补充电解质原则,适宜食物包括米汤、苹果泥、胡萝卜汁,禁忌高脂高纤维及刺激性食物。饮食调整需结合补液治疗与抗生素使用,严重脱水需及时就医。
急性期首选米汤、藕粉等流质食物,可减轻肠道负担。米汤含少量碳水化合物易吸收,藕粉具有收敛作用。每2-3小时喂养一次,单次量不超过50毫升。症状缓解后可过渡至稀粥,避免牛奶等乳制品加重腹泻。
口服补液盐需按标准比例配制,含葡萄糖与钠钾离子。鲜榨苹果汁稀释后饮用,苹果果胶能吸附毒素。香蕉捣泥补充钾元素,预防低钾血症。补液量应为腹泻量的1.5倍,尿液清亮表明补液充足。
恢复期选择蒸蛋羹、软烂面条等低纤维食物。蛋类提供优质蛋白质修复肠粘膜,面条需煮至糊化状态。可添加少量植物油补充能量,禁用粗粮、芹菜等高纤维食材。每日分5-6餐少量进食。
胡萝卜汁含β-胡萝卜素促进粘膜修复,需过滤渣滓后饮用。蒸熟的苹果泥保留果胶与维生素C。西蓝花煮熟打泥补充维生素K,改善凝血功能。所有果蔬需彻底去皮去籽,避免残留农药刺激。
绝对禁止蜂蜜可能含肉毒杆菌,冷饮刺激肠蠕动加重腹泻。油炸食品延缓胃排空,全脂牛奶加重乳糖不耐受。辛辣调料损伤肠粘膜,碳酸饮料导致腹胀。恢复期2周内仍需避免海鲜等高风险致敏食物。
患儿饮食需从流质逐步过渡至正常饮食,持续监测脱水体征如眼窝凹陷、皮肤弹性等。烹饪过程严格消毒餐具,所有食材现做现食。恢复期可添加益生菌制剂调节肠道菌群,但需与抗生素间隔2小时服用。每日记录排便次数与性状,若出现血便或持续高热应立即复诊。保持臀部清洁预防尿布疹,便后使用温水冲洗并涂抹氧化锌软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