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呼吸的正确方法是呼还是吸

呼吸内科编辑 健康领路人
63次浏览

关键词: #呼吸

人工呼吸的正确方法是向患者口内吹气(呼),而非吸气。标准心肺复苏操作中,人工呼吸主要通过口对口或口对鼻方式将施救者呼出的气体送入患者肺部,关键步骤包括开放气道、捏鼻封口、匀速吹气、观察胸廓起伏。

1、开放气道:

施救前需确保患者气道通畅,采用仰头抬颏法解除舌根后坠。将一手置于患者前额下压,另一手食指中指抬起下颌骨,使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垂直于地面。若存在异物阻塞需先清除,避免吹气时气体无法进入肺部。

2、捏鼻封口:

吹气时需用拇指食指捏紧患者鼻翼防止漏气,施救者张大嘴完全包住患者口唇形成密闭空间。对于口部外伤者可采用口对鼻吹气,此时需闭合患者口腔并包裹其鼻孔吹气。

3、匀速吹气:

每次吹气持续1秒以上,观察到胸廓明显抬起即停止。成人吹气量约500-600毫升,相当于施救者正常呼气量,避免过度通气导致胃胀气。吹气频率与胸外按压配合时为30:2,即每30次按压后给予2次人工呼吸。

4、观察反应:

有效人工呼吸的标志是可见胸廓起伏,吹气后需侧头观察胸廓回落情况。若未出现胸廓运动,需重新调整头部位置或检查气道异物。吹气过程中需避免快速用力,防止肺泡破裂。

5、防护措施:

建议使用呼吸面膜或单向阀装置进行隔离,防止疾病传播。对于怀疑颈椎损伤者应采用推举下颌法开放气道,吹气时保持头颈部中立位。溺水患者需在清除呼吸道积水后立即开始人工呼吸。

实施人工呼吸时需注意环境安全,确保患者平卧于硬质平面。非专业人员可考虑单纯胸外按压的心肺复苏方式,但窒息、溺水等缺氧性心脏骤停仍需配合人工呼吸。日常可参加红十字会急救培训掌握标准操作,家庭建议配备急救呼吸面膜。操作后无论是否复苏成功均需协助患者维持复苏体位,等待专业医疗救援。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