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川崎病的症状有哪些

儿科编辑 医言小筑
0次浏览

关键词: #症状 #小儿

小儿川崎病的主要症状有发热、皮疹、结膜充血、口腔黏膜改变、手足硬性水肿和颈部淋巴结肿大。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早期识别症状有助于及时治疗。

1、发热

发热是川崎病最早出现的症状,通常表现为持续高热,体温可达39-40摄氏度,持续时间超过5天,对抗生素治疗无效。发热期间患儿可能出现烦躁不安、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家长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及时就医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检查。

2、皮疹

皮疹多在发热后2-3天出现,呈多形性红斑样改变,常见于躯干和四肢,不伴瘙痒或水疱。皮疹形态多样,可为斑丘疹、荨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皮疹。皮疹通常在1周内消退,不留色素沉着或脱屑。家长需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挠。

3、结膜充血

双侧球结膜充血是川崎病的特征性表现,通常在发病后3-4天出现,表现为眼球发红但无脓性分泌物。充血可持续1-2周,与普通结膜炎不同,不会引起明显畏光或疼痛。家长可遵医嘱使用人工泪液缓解不适。

4、口腔黏膜改变

口腔改变包括嘴唇干裂充血、草莓舌和咽部充血。嘴唇可出现纵行裂纹和出血,舌头乳头增生呈草莓样外观。这些症状通常在病程第2周开始消退。家长需注意口腔护理,提供温凉流质饮食。

5、手足硬性水肿

急性期手掌和足底可出现弥漫性硬性水肿,伴红斑,导致患儿拒绝持物或行走。恢复期指趾端可出现特征性膜状脱皮,通常从甲周开始。家长需保持手足清洁,避免继发感染。

川崎病患儿应保证充足休息,提供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如米粥、蔬菜泥等。急性期需限制活动,恢复期可逐渐增加活动量。家长需遵医嘱定期复查心脏超声,监测冠状动脉病变。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使用温和无刺激的洗护用品。注意观察体温变化和症状演变,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