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铬细胞瘤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嗜铬细胞瘤的检查方法主要有血尿儿茶酚胺检测、影像学检查、功能试验、基因检测和动态血压监测。
通过测定血液或24小时尿液中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如甲氧基肾上腺素)浓度,可反映肿瘤分泌功能。该检查需在发作期或诱发试验后进行,避免假阴性结果。检测前需停用干扰药物3天以上。
CT或MRI可显示肾上腺或异位肿瘤的位置、大小及毗邻关系,CT平扫加增强为首选,MRI适用于孕妇及碘过敏者。间碘苄胍显像对转移性病灶具有特异性,能鉴别多发性内分泌肿瘤。
胰高血糖素激发试验通过刺激肿瘤释放儿茶酚胺诱发血压升高,需在备好抢救措施下进行。可乐定抑制试验则通过观察儿茶酚胺水平是否被抑制来鉴别生理性升高与病理性分泌。
约30%病例与遗传综合征相关,需检测RET、VHL、SDHB等基因突变。尤其对双侧肾上腺肿瘤、年轻患者或有家族史者,基因检测可指导随访方案制定及亲属筛查。
24小时动态血压记录可捕捉阵发性高血压发作模式,表现为发作期血压骤升伴头痛、出汗三联征,缓解期血压可完全正常。该检查有助于评估心血管系统受累程度。
确诊嗜铬细胞瘤需结合临床表现与检查结果综合分析。日常需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诱因,饮食上限制酪氨酸含量高的食物如奶酪、巧克力。术后患者应每年复查儿茶酚胺水平,监测复发迹象。妊娠期患者需在多学科团队指导下控制血压,选择合适分娩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