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肿瘤科 > 肿瘤综合科

嗜铬细胞瘤和醛固酮瘤区别是什么

| 1人回答 | 69次阅读

问题描述:
嗜铬细胞瘤和醛固酮瘤区别是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兰军良
兰军良 临汾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临床上嗜铬细胞瘤和醛固酮瘤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发病部位不同。嗜铬细胞瘤主要发病于肾上腺髓质、交感或副交感神经节。醛固酮瘤主要发病于肾上腺皮质的球状带。第二,临床症状不同。嗜铬细胞瘤常表现为阵发性血压明显升高,伴有心悸、出汗等症状。醛固酮瘤患者表现为顽固性高血压,为轻中度血压升高,伴有血钾降低。第三,瘤体大小不同。嗜铬细胞瘤如果发生在肾上腺的髓质,瘤体较大,一般为4~5cm,部分瘤体内出血。醛固酮瘤一般瘤体相对要小,一般为1~2cm。第四,临床术前处理不同。嗜铬细胞瘤和醛固酮瘤均需手术治疗,嗜铬细胞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给予充分补液扩容、α受体抑制剂控制血压后进行手术治疗。醛固酮瘤患者需要术前给予氯化钾、螺内酯治疗,使血钾恢复正常后进行手术治疗。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直肠癌术后不建议化疗原来理由是这样的

直肠癌术后不建议化疗的原因包括肿瘤分期较早、患者身体状况不佳、化疗副作用明显、肿瘤基因特征不支持化疗以及患者个人意愿等因素。如下: 1、肿瘤分期:早期直肠癌如I期通过手术即可达到根治效果,术后化疗并不能显著提高生存率,反而可能增加不必要的副作用。对于肿瘤局限于肠壁且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手术切除已足够。 2、身体状况:部分患者术后身体虚弱,难以耐受化疗带来的副作用,如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等。对于高龄、合并严重基础疾病或术后恢复不佳的患者,化疗风险大于获益。 3、副作用:化疗药物如5-氟尿嘧啶、奥沙利铂、卡培他滨等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腹泻、脱发等不良反应,影响生活质量。对于预期寿命较短或生活质量要求较高的患者,化疗可能得不偿失。 4、基因特征:部分直肠癌患者携带特定基因突变如微卫星不稳定性高,对化疗不敏感。对于这类患者,化疗效果有限,甚至可能加速肿瘤进展。 5、个人意愿:部分患者出于对化疗副作用的恐惧或对生活质量的追求,选择不接受化疗。医生需尊重患者意愿,结合病情提供个性化建议。 直肠癌术后是否化疗需综合考虑肿瘤分期、患者身体状况、化疗副作用、肿瘤基因特征及患者个人意愿等多方面因素。早期患者、身体状况不佳、化疗副作用明显、基因特征不支持化疗或患者不愿接受化疗的情况下,不建议进行术后化疗。患者术后应注重饮食调理,如增加高蛋白、高纤维食物摄入,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适当进行康复运动,如散步、瑜伽等,促进身体恢复;定期复查,监测肿瘤复发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