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支原体肺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儿童支原体肺炎主要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常见诱因包括免疫力低下、密切接触传播、季节气候变化、基础呼吸道疾病及环境刺激因素。
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尤其是营养不良或近期患病的儿童,呼吸道黏膜屏障功能较弱,肺炎支原体易侵入下呼吸道引发感染。日常需保证均衡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A、D,避免过度疲劳。
肺炎支原体通过飞沫传播,在幼儿园、学校等集体场所易发生聚集性感染。患儿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含病原体气溶胶可导致密切接触者感染。流行季节需加强通风,教导儿童养成戴口罩、勤洗手的习惯。
秋冬季节气温骤降、空气干燥时,呼吸道黏膜防御能力下降,肺炎支原体存活时间延长。寒冷天气室内密闭空间增加也加速病原体传播。需注意保暖保湿,室内湿度建议维持在50%-60%。
患有哮喘、过敏性鼻炎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儿童,气道高反应性可能加重支原体感染后的炎症反应。临床表现为顽固性咳嗽伴喘息,胸片可见斑片状浸润影。需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必要时进行肺功能评估。
被动吸烟、雾霾污染等环境刺激会损伤呼吸道纤毛运动功能,降低清除病原体的能力。长期暴露于污染环境的儿童感染后症状更持久,部分可能发展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建议远离烟草烟雾,空气质量差时减少外出。
预防儿童支原体肺炎需从生活细节入手,保持每日1小时户外活动增强体质,饮食中多摄入富含优质蛋白的鱼虾蛋奶及新鲜果蔬。流行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出现持续发热、刺激性干咳等症状时应尽早就医,确诊后需遵医嘱完成足疗程治疗,避免复发或耐药性产生。恢复期可配合拍背排痰等物理疗法,促进肺部炎症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