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劳损和心肌缺血有什么区别

心血管内科编辑 健康小灵通
28次浏览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心肌劳损与心肌缺血的主要区别在于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心肌劳损通常由心脏负荷过重引发,表现为心肌细胞代谢异常;心肌缺血则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氧。两者在病因、症状及治疗上存在明显差异。

1、病因差异:

心肌劳损多与长期高血压、心脏瓣膜病等导致心脏负荷增加的疾病相关,心肌需持续高强度工作引发代谢紊乱。心肌缺血主要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痉挛或血栓形成等造成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血流灌注不足。

2、病理特征:

心肌劳损的心肌细胞以代偿性肥大和能量代谢障碍为主,早期无不可逆损伤。心肌缺血则伴随心肌细胞缺氧性损伤,持续缺血可导致心肌坏死,心电图可见特征性ST-T改变。

3、症状表现:

心肌劳损常见活动后胸闷、心悸,休息可缓解,疼痛性质多呈钝痛。心肌缺血典型表现为心绞痛,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放射至左肩臂,含服硝酸甘油有效,严重时出现心肌梗死

4、诊断方法:

心肌劳损主要通过超声心动图显示心室壁增厚、舒张功能减退等改变。心肌缺血依赖冠脉造影明确血管狭窄程度,结合运动负荷试验、心肌核素扫描评估血流灌注。

5、治疗原则:

心肌劳损需减轻心脏负荷,控制血压及改善心肌代谢,常用药物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心肌缺血需重建血运,轻者用抗血小板药和他汀类,重者需支架植入或搭桥手术。

日常需控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避免腌制食品;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增加深海鱼类和坚果摄入;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监测血压和心率变化;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出现持续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