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伤后皮肤下有硬块是怎么回事

皮肤性病科编辑 健康陪伴者
90次浏览

关键词: #皮肤

碰伤后皮肤下出现硬块可能由皮下血肿、组织纤维化、钙盐沉积、淋巴回流受阻或感染性炎症等原因引起。

1、皮下血肿:

外力撞击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积聚在皮下形成凝血块。早期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48小时内冰敷可减少出血,后期热敷促进吸收。若血肿直径超过3厘米或持续增大需就医穿刺引流。

2、组织纤维化:

创伤修复过程中成纤维细胞过度增生,胶原蛋白沉积形成硬化结节。常见于反复摩擦部位如肘膝关节,可通过超声波治疗软化纤维组织,配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外用改善。

3、钙盐沉积:

陈旧性血肿未完全吸收时,钙离子沉积形成骨化性肌炎。触诊有砂砾感,X线检查可见云雾状阴影。急性期需制动患肢,慢性期通过关节活动度训练预防功能障碍。

4、淋巴回流受阻:

外伤损伤淋巴管导致组织液滞留,形成质地坚韧的淋巴水肿。多发于四肢近心端,表现为按压凹陷缓慢恢复。穿戴压力袜配合向心性按摩可改善症状,严重者需淋巴引流手术

5、感染性炎症:

皮肤破损后细菌侵入引发蜂窝组织炎,硬块伴随红肿热痛。需检测血常规判断感染程度,轻度使用头孢氨苄等抗生素,形成脓肿时需切开排脓。

日常护理应避免硬块部位二次损伤,伤后24小时内禁止热敷及剧烈按摩。恢复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促进胶原合成,适度进行握拳-伸展等低强度活动维持血液循环。观察硬块变化超过两周未消退,或伴随发热、搏动性疼痛时需及时至普外科就诊排查肿瘤等器质性疾病。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