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的护理诊断和措施是什么?

胃癌的护理诊断和措施主要包括营养失调、疼痛管理、心理支持、并发症预防及术后康复指导。护理需结合患者病情、治疗阶段及个体差异进行综合干预。
胃癌患者常因肿瘤消耗、进食困难或术后消化功能减弱导致营养不足。护理需评估体重变化、血清蛋白等指标,制定分阶段饮食计划。早期以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如米汤、藕粉,逐步过渡至低脂高蛋白饮食。可补充肠内营养粉剂,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对严重营养不良者,需配合静脉营养支持。
疼痛可能与肿瘤浸润、手术创伤或化疗副作用相关。护理需采用数字评分法动态评估疼痛程度,遵医嘱使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洛芬待因缓释片等镇痛药物。联合非药物干预如冥想训练、穴位按压,避免长期依赖阿片类药物导致便秘。
患者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尤其面对疾病预后和外观改变。护理需建立信任关系,采用认知行为疗法纠正负面认知,鼓励参与病友互助小组。对家属同步开展心理疏导,指导其避免过度保护或情感回避行为。
重点防范术后吻合口瘘、倾倒综合征及深静脉血栓。护理需监测体温、引流液性状,早期发现感染征象。指导患者进食后保持半卧位30分钟,避免快速摄入高糖食物。术后24小时内开始踝泵运动,必要时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预防血栓。
根治性胃切除术后需长期调整进食方式,建议每日6-8餐,每餐控制在100-150克。康复期逐步增加散步、八段锦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增加腹压动作。定期复查胃镜和肿瘤标志物,对造瘘口患者需指导清洁护理和饮食记录。
胃癌护理需贯穿治疗全程,术后3个月内每周监测体重,3-6个月每月评估营养状况。日常饮食选择蒸煮烹调方式,优先摄入鱼肉、蛋清等易消化优质蛋白。康复期避免腌制、烟熏食品,限制单次饮水量在200毫升以内。出现呕血、黑便或持续发热时需立即就医。家属应协助记录每日症状变化和饮食情况,为复诊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