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眼底营养不良的遗传性包括哪些

遗传性眼底营养不良的遗传方式主要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连锁隐性遗传、线粒体遗传及多基因遗传五种类型。
父母一方携带致病基因即可导致子代发病,遗传概率为50%。典型疾病如Best病(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临床表现为黄斑区卵圆形病变伴进行性视力下降。基因检测可发现BEST1基因突变,需通过眼底照相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确诊。
需父母双方均携带致病基因才会发病,子代患病概率25%。Stargardt病(青少年型黄斑营养不良)属于此类,由ABCA4基因突变导致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脂褐质沉积。患者多在10-20岁出现中心视力减退,眼底可见黄色斑点。
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X连锁视网膜劈裂症由RS1基因缺陷引起,表现为视网膜层间分离。男性患者儿童期即可出现视力障碍,女性携带者通常无症状或症状轻微。
由线粒体DNA突变引起,表现为母系遗传特征。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是该类代表,ND4基因突变导致视神经萎缩,青年男性多见,急性期视力急剧下降伴色觉异常,后期多遗留永久性视力损害。
多个微效基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具有此类特征,补体因子H基因等数十个基因位点参与发病。表现为视网膜下玻璃膜疣沉积、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等病理改变,晚期可致中心视力丧失。
建议有家族史者进行基因检测和遗传咨询,孕期可通过绒毛取样或羊水穿刺进行产前诊断。日常需避免强光刺激,补充叶黄素、玉米黄质等视网膜保护成分,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已确诊患者应控制血压血糖,戒烟并避免剧烈运动,延缓疾病进展。出现突然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