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霉素导致耳朵失聪原因有哪些

耳鼻喉科编辑 医普观察员
26次浏览

关键词: #耳朵

链霉素导致耳朵失聪主要与药物耳毒性损伤内耳毛细胞、遗传易感性、肾功能异常、用药剂量累积及个体代谢差异等因素有关。

1、耳毒性损伤:

链霉素属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其耳毒性作用可直接破坏内耳柯蒂氏器中的毛细胞。毛细胞负责将声波振动转化为神经信号,一旦受损会导致不可逆的感音神经性耳聋。病理表现为毛细胞纤毛断裂、细胞凋亡,伴随耳蜗内淋巴液电解质紊乱。

2、遗传易感性:

线粒体DNAA1555G突变人群对链霉素耳毒性高度敏感。该突变使线粒体核糖体结构与细菌核糖体相似,导致药物错误靶向抑制线粒体蛋白合成,加速毛细胞能量代谢衰竭。此类患者即使使用常规剂量也可能出现快速听力下降。

3、肾功能异常:

链霉素90%通过肾脏排泄,肾功能不全时药物半衰期延长至100小时以上。血药浓度持续超标会加重内耳药物蓄积,损伤血管纹结构并破坏血-迷路屏障,使耳蜗长期暴露在高浓度药物环境中。

4、剂量累积:

耳毒性与总用药量呈正相关。每日剂量超过15mg/kg或总疗程超过10天时,耳蜗外毛细胞基底回首先受损,表现为高频听力下降。连续用药2周后约10%-25%患者出现耳鸣等前驱症状。

5、代谢差异:

个体对链霉素的代谢酶活性差异显著。CYP3A4酶低表达者药物清除率下降40%,耳蜗组织药物浓度可达正常人群3倍。老年患者因肝肾功能衰退更易发生药物蓄积。

使用链霉素期间需定期监测纯音测听和肾功能,出现耳鸣眩晕应立即停药。建议高风险人群用药前进行耳毒性药物基因检测,日常避免噪音刺激并保证充足维生素B族摄入,必要时可联合使用神经营养药物改善内耳微循环。治疗期间每日饮水量应保持2000毫升以上促进药物排泄。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