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以激光治疗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通过激光治疗控制病情进展。激光治疗主要适用于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和黄斑水肿,具体方式包括全视网膜光凝术、局部光凝术等。
针对广泛视网膜缺血区域,通过散射激光封闭异常新生血管。该治疗需分3-5次完成,每次间隔1周,可降低玻璃体出血风险达50%。术后可能出现夜间视力下降、视野缩窄等副作用。
用于封闭微动脉瘤和渗漏点,主要治疗局限性黄斑水肿。采用阈值下激光可减少视网膜损伤,约60%患者治疗后视力稳定。需配合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精准定位病灶。
针对弥漫性黄斑水肿,通过低强度激光在黄斑区形成格栅样光斑。可减轻血管渗漏,但可能引起旁中心暗点。治疗后需每月复查眼底荧光造影。
中度非增殖期伴重度视网膜出血、增殖前期出现棉絮斑、黄斑区渗出威胁中心凹时为明确适应症。空腹血糖>10mmol/L或糖化血红蛋白>8%需先控制血糖。
激光治疗常需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严重玻璃体积血或牵引性视网膜脱离时,需先行玻璃体切割手术再补充激光治疗。
糖尿病患者应保持糖化血红蛋白<7%,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每周摄入深海鱼2-3次补充ω-3脂肪酸,每日30分钟有氧运动改善微循环。每3-6个月进行散瞳眼底检查,出现视物变形、飞蚊症加重需立即就诊。注意用眼卫生,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戴防蓝光眼镜减少光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