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原则

关键词: #疾病
关键词: #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原则包括戒烟、药物治疗、氧疗、肺康复训练和手术治疗。
戒烟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的首要措施。烟草烟雾中的有害物质会持续损伤气道和肺泡,加速肺功能下降。患者可通过尼古丁替代疗法、行为干预等方式戒烟。戒烟后咳嗽、咳痰等症状通常会在数周内明显改善,肺功能下降速度也会显著减缓。
药物治疗可缓解症状和减少急性加重。常用药物包括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抗胆碱能药物如异丙托溴铵、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严重病例可能需要联合使用长效支气管扩张剂和糖皮质激素。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
对于存在严重低氧血症的患者,长期家庭氧疗可改善生存质量。氧疗指征包括动脉血氧分压持续低于55毫米汞柱或血氧饱和度低于88%。每日持续吸氧15小时以上可降低肺动脉高压风险,延长患者生存期。
肺康复训练能提高患者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训练内容包括有氧运动如步行、骑自行车,呼吸肌训练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以及营养支持和心理疏导。规律训练可增强呼吸肌力量,减轻呼吸困难症状。
极少数严重病例可考虑手术治疗。肺减容术通过切除病变严重的肺组织改善通气功能,肺移植适用于终末期患者。手术治疗风险较高,需严格评估患者心肺功能及全身状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粉尘和冷空气。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保证足够蛋白质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散步、太极拳等温和运动,避免剧烈活动。冬季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定期复查肺功能,监测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