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咽炎的中医疗法有哪些

耳鼻喉科编辑 健康真相官
31次浏览

关键词: #咽炎 #中医 #鼻咽炎

慢性鼻咽炎可通过中药内服、针灸疗法、穴位贴敷、中药熏蒸、饮食调理等中医疗法治疗。慢性鼻咽炎通常由肺脾气虚、外感风邪、湿热内蕴、气滞血瘀、阴虚火旺等原因引起。

1、中药内服:

根据辨证分型选用不同方剂,肺脾气虚型常用玉屏风散合补中益气汤,具有益气固表功效;湿热内蕴型选用甘露消毒丹,能清热化湿;阴虚火旺型可用知柏地黄丸滋阴降火。中药需由中医师根据舌脉象调整组方,避免自行用药。

2、针灸疗法:

选取迎香、印堂、合谷等穴位进行针刺,配合艾灸足三里可增强免疫力。针灸通过调节经络气血改善鼻腔通气功能,每周治疗2-3次,10次为1疗程。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需专业医师操作。

3、穴位贴敷:

将白芥子、细辛等药物研末调敷于大椎、肺俞等穴位,通过皮肤渗透发挥药效。夏季三伏天进行穴位敷贴可预防冬季发作,每次贴敷4-6小时,皮肤过敏者慎用。此法适合儿童及畏针患者。

4、中药熏蒸:

用苍耳子、辛夷、薄荷等草药煎煮熏蒸鼻腔,蒸汽温度控制在40℃左右。每日1次持续15分钟,能直接作用于鼻黏膜减轻充血水肿。熏蒸后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急性发作期禁用。

5、饮食调理:

肺脾气虚者多食山药、莲子等健脾食材;阴虚型选用梨、银耳滋阴润燥;湿热型宜食薏苡仁、赤小豆利湿。忌食辛辣刺激、油腻厚味,戒烟限酒。可配合罗汉果、胖大海代茶饮缓解咽部不适。

慢性鼻咽炎患者需保持居室空气流通,避免粉尘刺激。坚持鼻腔冲洗可清除分泌物,推荐使用生理盐水。适度运动如八段锦、太极拳能增强肺卫功能。冬季注意颈部保暖,外出佩戴口罩。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耳鸣头痛时应及时就医,排除鼻咽部器质性病变。治疗期间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用嗓。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