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跳过缓是怎么回事 老年人心跳过缓的三个原因揭秘

心血管内科编辑 医心科普
23次浏览

关键词: #心跳 #老年人

老年人心跳过缓可能由窦房结功能减退、传导系统退行性变、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调整、起搏器植入、原发病治疗等方式改善。

1、窦房结功能减退:

随着年龄增长,心脏起搏点窦房结细胞逐渐减少,导致自主节律发放频率降低。这种情况常见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可能出现头晕、乏力等脑供血不足症状。轻度患者可通过定期监测心率处理,严重者需考虑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2、传导系统退行性变:

心脏传导系统的纤维化改变会导致房室传导阻滞,表现为二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这类退行性病变通常伴随心电图PR间期延长,患者易出现短暂意识丧失。一度房室阻滞可观察,高度阻滞需安装双腔起搏器维持正常心律。

3、药物副作用影响:

部分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地高辛等可能过度抑制心脏传导。这种情况多表现为用药后心率逐渐下降,可能伴有恶心、视物模糊等中毒症状。通过药物浓度监测和剂量调整,多数患者心率可恢复正常水平。

建议老年人群定期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太极拳、散步等增强心脏功能。饮食注意补充富含钾镁的食物如香蕉、深绿色蔬菜,避免一次性大量进食加重心脏负担。出现明显胸闷、晕厥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由心血管专科医生评估是否需要器械治疗。日常生活中需避免突然体位改变,预防跌倒等意外发生。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