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血压偏低怎么办

老年人血压偏低可通过调整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规律作息、监测血压变化、遵医嘱用药等方式改善。血压偏低可能与营养不良、药物副作用、心脏疾病、内分泌紊乱、脱水等因素有关。
适当增加钠盐摄入有助于提升血容量,每日可增加2-3克食盐。选择高蛋白食物如鸡蛋、鱼肉,搭配动物肝脏补充维生素B12。少量多餐避免餐后低血压,每餐加入1-2颗红枣或桂圆。避免空腹饮用浓茶咖啡,建议餐间饮用淡盐水或参汤。
进行太极、散步等低强度运动,每次15-30分钟以促进血液循环。避免久坐后突然站立,起床时先坐立30秒再缓慢起身。可做踝泵运动促进静脉回流,每日3组每组10次。运动后及时补充含电解质饮品,避免高温时段外出活动。
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午休不超过1小时。睡前用40℃温水泡脚15分钟改善循环。避免夜间频繁排尿,床头抬高15度预防体位性低血压。保持情绪稳定,可通过听音乐、书法等活动减压。
每日早晚固定时间测量血压并记录,注意测量前静坐5分钟。观察是否伴随头晕、视物模糊等症状,血压低于90/60毫米汞柱时及时就医。外出携带医疗卡注明用药史,避免单独去人多密闭场所。
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盐酸米多君片提升外周血管阻力,或氟氢可的松片增加钠潴留。对于贫血导致的低血压可配合生血宁片,心脏功能异常者需服用参松养心胶囊。禁止自行服用升压药物,所有用药需经心血管专科医生评估。
建议老年人穿着弹力袜改善静脉回流,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但避免快速大量饮水。饮食中可加入山药、莲子等健脾食材,冬季注意颈部保暖。定期进行血常规、甲状腺功能等检查,若出现意识模糊、尿量减少等危急症状需立即送医。家属应学会识别低血压危象表现,家中常备血压计和急救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