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密度bmd值是什么意思

骨科编辑 医点就懂
53次浏览

骨密度BMD值是指通过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检测的骨骼矿物质密度数值,主要用于评估骨质疏松风险。BMD值的解读需结合年龄、性别、检测部位、T值和Z值等参数综合分析。

1、检测原理:

骨密度检测采用低剂量X射线穿透骨骼,通过不同组织对射线的吸收差异计算骨矿含量。常用检测部位包括腰椎、股骨颈和前臂,不同部位结果可能存在差异。

2、T值意义:

T值是与同性别健康青年人骨峰值比较的标准差数,世界卫生组织定义T值≤-2.5为骨质疏松,-1至-2.5为骨量减少。该指标适用于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诊断。

3、Z值意义:

Z值是与同年龄、同性别人群平均值的比较,主要用于儿童青少年和50岁以下成人评估。Z值≤-2提示骨密度低于同龄人,需排查继发性骨质疏松因素。

4、临床应用:

骨密度检测适用于绝经后女性、65岁以上男性、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等高危人群筛查。结合骨折风险评估工具可预测10年内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概率。

5、结果判读:

需由专业医师结合临床症状、骨折史、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部分疾病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多发性骨髓瘤可能导致假性骨密度升高,需通过CT或MRI进一步鉴别。

维持良好骨健康需保证每日1000-1200毫克钙摄入,优先通过乳制品、豆制品、深绿色蔬菜食物补充。规律进行负重运动如快走、跳舞,每周3-4次、每次30-40分钟可刺激骨形成。避免吸烟、过量饮酒和碳酸饮料,5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检测维生素D水平并适当补充。跌倒高风险者应进行平衡训练,居家环境消除绊倒隐患,必要时使用髋部保护器预防骨折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