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有哪些

心血管内科编辑 医颗葡萄
22次浏览

关键词: #心脏病 #心脏

肺源性心脏病主要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胸廓畸形、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及肺血管炎等病因引起。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长期吸烟或空气污染导致气道慢性炎症,肺泡结构破坏形成肺气肿,肺毛细血管床减少引发肺动脉压力升高。病情进展后右心室需克服更大阻力泵血,最终发展为右心室肥厚和心力衰竭。患者常伴有咳嗽、咳痰和活动后气促等表现。

2、肺动脉高压:

特发性或继发性肺动脉压力持续超过25mmHg时,右心室后负荷显著增加。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血管收缩介质失衡及原位血栓形成是主要病理机制。随着肺动脉压力升高,患者可能出现胸痛、咯血和晕厥等症状。

3、胸廓畸形:

严重脊柱侧弯或胸廓成形术后造成的胸廓容积缩小,限制肺部正常扩张。长期通气不足导致肺泡低氧性血管收缩,肺循环阻力持续增高。这类患者多存在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表现为静息状态下呼吸困难。

4、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夜间反复发生的呼吸暂停引发间歇性低氧血症,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和氧化应激反应。长期缺氧促使肺血管重塑,血管平滑肌增生导致肺动脉压力升高。患者除日间嗜睡外,可能合并心律失常和晨起头痛。

5、肺血管炎:

结缔组织病或特发性血管炎累及肺小动脉时,血管壁炎症反应导致管腔狭窄。免疫复合物沉积激活补体系统,引发血管内皮损伤和纤维化改变。这类病因可能伴随雷诺现象、关节疼痛等全身症状。

预防肺源性心脏病需重点控制原发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肺功能并接种流感疫苗。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可增强心肺耐力,饮食宜采用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的地中海模式。严格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使用空气净化器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睡眠呼吸障碍者需规范使用无创通气治疗,胸廓畸形患者可通过呼吸肌训练改善通气效率。出现下肢水肿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时应及时心内科就诊。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