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是什么意思

关键词: #胆囊
关键词: #胆囊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是胆囊切除后出现的持续性或复发性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状的统称,可能与胆总管结石残留、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术后粘连等因素有关。
胆囊切除术中可能遗漏胆总管内的微小结石,术后结石移动可引发胆绞痛或胆管炎。典型表现为右上腹阵发性绞痛伴黄疸,通过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可确诊。治疗需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术。
胆囊切除后胆道压力调节失衡,导致Oddi括约肌痉挛性收缩。症状呈进食后上腹钝痛,伴有腹胀恶心。诊断依赖括约肌测压,轻症可用钙通道阻滞剂缓解,重症需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
手术创伤引发腹腔内纤维组织增生,可能造成肠管粘连或胆管扭曲。表现为持续性隐痛伴排便异常,超声检查可见局部肠袢固定。多数通过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改善症状。
胆囊缺失导致胆汁持续排入肠道,影响脂肪消化吸收。常见腹泻、脂肪泻等表现,粪便检查可见未消化脂肪滴。建议低脂饮食配合胰酶制剂补充治疗。
术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可能引发肠易激综合征样症状,包括腹痛、排便习惯改变等。需排除器质性疾病后,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和神经调节药物改善。
术后应保持低脂高纤维饮食,每日分5-6次少量进食,避免油炸食品和动物内脏。规律进行步行等有氧运动促进肠蠕动,睡眠时抬高床头15厘米减少胆汁反流。出现持续发热、剧烈腹痛或皮肤巩膜黄染需立即就医。术后3-6个月定期复查肝功能超声,逐步建立代偿性胆道适应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