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斗胸和正常胸的区别是什么

漏斗胸是一种胸廓畸形,主要表现为胸骨及邻近肋软骨向内凹陷形成漏斗状,与正常胸廓的平坦或轻微外凸形态存在明显差异。区别主要涉及外观特征、生理影响、伴随症状、诊断方法和治疗需求等方面。
漏斗胸患者胸骨中下部明显凹陷,严重时凹陷深度可超过3厘米,形成类似漏斗的形态,可能伴随肋骨外翻或不对称。正常胸廓呈平缓弧形,胸骨与肋骨连接处无异常凹陷,双侧对称性良好。部分患者凹陷会在青春期随骨骼发育加重。
中重度漏斗胸可能压迫心肺,导致运动耐力下降、心悸或反复呼吸道感染,极少数会出现心脏移位。正常胸廓不会对内脏产生压迫,呼吸时胸廓扩张度良好。儿童患者可能出现因胸廓畸形导致的代偿性脊柱侧弯。
漏斗胸患者可能合并马方综合征等结缔组织病,部分存在家族遗传倾向。正常胸廓无特殊伴随疾病。凹陷程度可通过霍尔指数测量,即胸廓横径与凹陷最深处前后径的比值,超过3.25可确诊为重度。
漏斗胸通过体格检查即可初步判断,CT扫描可精确评估凹陷程度及心脏受压情况,肺功能检查可能显示限制性通气障碍。正常胸廓无须特殊检查。超声心动图有助于评估心脏功能是否受影响。
轻度漏斗胸无须治疗,中重度需考虑Nuss手术等矫形治疗,最佳手术年龄为12-16岁。正常胸廓无须干预。术后需佩戴矫形支架数月,避免剧烈运动防止钢板移位。
建议漏斗胸患者定期进行心肺功能评估,避免负重运动加重胸廓变形。儿童患者应保证充足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以促进骨骼发育。游泳等扩胸运动有助于改善轻度畸形,但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出现呼吸困难或明显心悸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