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筛查的禁忌及注意事项

肺结核筛查通常没有绝对禁忌,但存在部分注意事项需提前告知医生,主要有活动性咯血、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妊娠早期、近期接种卡介苗、对筛查试剂过敏等情况。筛查方法包括结核菌素试验、γ-干扰素释放试验、胸部影像学检查等。
咯血期间进行结核菌素皮试可能加重出血风险,此时应优先选择无创的γ-干扰素释放试验或胸部CT检查。若必须进行皮试,需在医生评估出血控制情况后操作,同时备好急救措施。
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心力衰竭患者可能无法耐受胸部X线检查时的体位要求,可改用床旁超声检查。结核菌素试验的局部红肿反应可能被误判为感染加重,建议采用血液学检测替代。
妊娠前三个月应避免X线辐射暴露,优先采用结核菌素试验或干扰素检测。若必须进行影像学检查,需严格进行腹部防护。哺乳期妇女进行皮试后不影响正常喂养。
接种卡介苗后3个月内可能出现结核菌素试验假阳性,建议间隔12周再筛查。已确诊的卡介苗接种反应需与真实结核感染进行鉴别,可结合干扰素检测结果综合判断。
对结核菌素或干扰素试剂成分过敏者需提前告知医生,可能出现局部皮肤溃烂或全身过敏反应。过敏体质者可先进行小剂量皮试观察,必要时改用血清学抗体检测。
筛查前应避免使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等影响结果的药物,保持皮肤清洁但不要消毒过度。筛查后72小时内观察注射部位反应,避免抓挠或沾水。出现直径超过15毫米的红肿硬结、水疱或发热症状时需及时复诊。日常注意保持室内通风,与疑似患者接触后建议间隔8周再筛查以提高准确性。筛查阴性但持续咳嗽超过2周者仍需进一步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