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便血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消化内科编辑 医言小筑
23次浏览

关键词: #小孩

小孩便血可能由肛裂肠息肉、肠套叠、细菌痢疾过敏性紫癜等原因引起。便血是指粪便中混有血液或排出纯血,颜色可能呈现鲜红、暗红或柏油样,需结合伴随症状判断具体病因。

1、肛裂

肛裂是儿童便血最常见原因,多因便秘导致肛管皮肤撕裂。表现为排便时疼痛、粪便表面附着鲜红色血液。可通过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局部涂抹凡士林缓解。若反复发作需就医排除其他病因。

2、肠息肉

幼年性息肉多见于3-10岁儿童,息肉表面糜烂会导致无痛性便血,血液常与粪便混合。确诊需通过结肠镜检查,多数息肉可在内镜下切除。家长发现孩子持续便血应尽早进行消化道评估。

3、肠套叠

好发于4-10个月婴儿,典型表现为阵发性哭闹、呕吐及果酱样血便。属于急腹症,发病6小时内可通过空气灌肠复位,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肠坏死。家长发现相关症状须立即送急诊。

4、细菌性痢疾

由志贺菌感染引起,表现为发热、腹痛及脓血便,便次每日可达10次以上。需通过粪便培养确诊,治疗常用头孢克肟、阿奇霉素等抗生素。患儿需隔离并加强补液以防脱水。

5、过敏性紫癜

属于血管炎性疾病,除皮肤紫癜外,约半数患儿会出现腹痛和暗红色血便。可能与链球菌感染或食物过敏有关,严重时需使用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反应。

家长发现孩子便血时,应记录便血颜色、频次及伴随症状,避免自行使用止血药物。急性大量便血或伴有高热、精神萎靡需急诊处理。日常需保持饮食清淡,适量补充益生菌维护肠道菌群平衡,培养定时排便习惯。对于反复便血患儿,建议完善胃肠镜、腹部超声等检查明确病因。治疗期间注意观察患儿面色、尿量等变化,预防贫血和脱水发生。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