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艾灸哪些穴位 艾灸5个穴位控制中耳炎症

耳鼻喉科编辑 科普小医森
42次浏览

关键词: #中耳炎 #艾灸

中耳炎患者可艾灸听宫穴、翳风穴、合谷穴、足三里穴、太溪穴等穴位辅助控制炎症。艾灸通过温热刺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但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操作,避免烫伤或加重感染

1、听宫穴

听宫穴位于耳屏前凹陷处,属手太阳小肠经。艾灸该穴位有助于缓解耳部胀痛、耳鸣等中耳炎常见症状,对改善耳周气血运行具有针对性作用。操作时需避开急性化脓期,防止热力刺激导致炎症扩散。

2、翳风穴

翳风穴在耳垂后方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中,属手少阳三焦经。该穴位艾灸可减轻耳后疼痛及头部胀闷感,对风热型中耳炎尤为适宜。若局部皮肤存在破损或渗液,应暂停艾灸治疗。

3、合谷穴

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间偏食指侧,属手阳明大肠经。作为全身镇痛要穴,艾灸此处能通过经络传导缓解耳部放射性疼痛,同时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但孕妇禁用该穴位刺激。

4、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在膝盖下四横指、胫骨外侧一横指处,属足阳明胃经。艾灸此穴可增强脾胃功能,改善体质虚弱导致的中耳炎反复发作。建议采用温和灸法,每次施灸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

5、太溪穴

太溪穴位于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属足少阴肾经。针对肾虚型慢性中耳炎,艾灸该穴能补益肾气,减少耳部渗液。伴有高血压或阴虚火旺者应谨慎使用强刺激灸法。

中耳炎患者艾灸治疗期间需保持耳道干燥清洁,避免污水入耳。饮食宜清淡,限制辛辣刺激及海鲜发物摄入。急性发作期或出现发热、剧烈疼痛时应及时就医,配合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呋辛酯片等药物治疗。日常可通过按摩耳周穴位促进恢复,但禁止自行掏挖耳道。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