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出现5个信号,说明血液粘稠,容易中风!预防得牢记这4点

中医养生编辑 医普小能手
23次浏览

关键词: #中风 #身体

最近总感觉头晕乏力?爬个楼梯就气喘吁吁?别以为只是春困在作怪,可能是血液在悄悄拉警.报。就像堵塞的水管会影响水流,粘稠的血液也会让身体这台精密仪器运转失常。

一、血液变"浆糊"的5个危险信号

1、晨起头晕晚上清醒

血液黏稠的人早晨醒来像被灌了铅,脑袋昏沉持续1-2小时,反而夜间精神抖擞。这是因为夜间血流速度更慢,粘稠度达到峰值。

2、午饭后困得睁不开眼

健康人饭后稍有困意属正常,但血液粘稠者会出现"断电式"嗜睡,必须立即睡觉。这是由于胃肠消化抢走了大脑供血,粘稠血液加剧了脑供氧不足。

3、突然视力模糊

眼科查不出问题的阵发性视物模糊,就像相机突然失焦。当粘稠血液难以通过视网膜微小血管时,就会出现这种"一过性黑朦"。

4、嘴唇发紫手指发麻

仔细观察唇色会发现泛着青紫,久坐后手指有蚂蚁爬行的刺痛感。这些是微循环障碍的典型表现,说明末梢血管已经供血不足。

5、小腿肌肉频繁抽筋

排除缺钙因素后,夜间小腿抽筋可能是血液黏稠导致代谢废物堆积。就像堵车的马路,垃圾运不出去就会刺激肌肉痉挛。

二、给血管"减负"的4个黄金法则

1、水杯不离手的秘密

每天喝够2000ml温水,记住"三杯水时间表":晨起300ml冲刷肠道,睡前200ml预防夜间浓缩,运动前后各补150ml。注意要小口慢饮,猛灌水反而增加肾脏负担。

2、餐桌上的"血管清道夫"

把洋葱、黑木耳、燕麦做成"清血三宝":洋葱含前列.腺素A能扩张血管,黑木耳的植物胶质可吸附杂质,燕麦β-葡聚糖就像血管吸尘器。每周吃3次深海鱼,其中的EPA是天然抗凝剂。

3、打破久坐的"魔咒"

每坐1小时就做3分钟"隐形运动":绷脚尖促进血液回流,转脚踝相当于给下肢装了小泵,握拳松手能改善末梢循环。周末尝试间歇运动,快走3分钟+慢走1分钟交替进行。

4、给血液做"减法"

控制精制糖和反式脂肪摄入,它们就像血液里的"速凝剂"。烹饪改用低温方式,爆炒产生的糖化终产物会让血液更黏稠。适当补充维生素E,它是天然的"血液稀释剂"。

别等体检报告亮红灯才行动,现在就去接杯温水,站起来活动下脚踝。血管年轻才是真的年轻,从今天开始和黏稠血液说再见吧!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