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抑制怎么护理

呼吸内科编辑 医路阳光
11次浏览

关键词: #护理 #呼吸

呼吸抑制可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调整体位、吸氧治疗、监测生命体征、避免使用抑制呼吸药物等方式护理。呼吸抑制可能由药物过量、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代谢紊乱、外伤等因素引起。

1、保持通畅

清理口腔鼻腔分泌物,采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必要时使用口咽通气道。对舌后坠患者放置口咽通气管,痰液堵塞时进行负压吸引。婴幼儿需用吸球清除鼻咽部分泌物,操作时动作轻柔避免黏膜损伤。

2、体位调整

将患者置于半卧位或侧卧位,头部垫高15-30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前倾坐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建议俯卧位通气。避免平卧位加重呼吸困难,定期协助翻身预防压疮。

3、氧疗管理

通过鼻导管或面罩给予低流量吸氧,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慢性高碳酸血症患者采用控制性氧疗,氧浓度不超过35%。配备雾化吸入装置时加入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促进排痰,监测有无二氧化碳潴留。

4、体征监测

持续监测呼吸频率、节律和血氧饱和度,每2小时记录一次。使用心电监护仪观察心率血压变化,注意有无发绀、大汗等缺氧表现。备好简易呼吸器,呼吸频率低于8次/分时立即通知医生。

5、用药禁忌

禁用吗啡注射液、苯巴比妥片等中枢抑制剂,慎用地西泮片等苯二氮卓类药物。阿片类药物过量时静脉注射纳洛酮注射液拮抗,支气管痉挛患者雾化吸入硫酸沙丁胺醇溶液。记录用药史避免重复使用呼吸抑制药物。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度50%-60%,每日开窗通风2-3次。指导腹式呼吸训练,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缩唇缓慢吐气。准备营养丰富的流质饮食,避免进食过快引起呛咳。定期进行胸部叩击排痰,痰液黏稠者每日饮水量保持1500-2000毫升。出现意识改变或呼吸暂停时立即呼叫急救人员,转运过程中持续维持气道开放。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