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化性骨髓炎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硬化性骨髓炎中医治疗方法主要有中药内服、中药外敷、针灸疗法、推拿疗法、艾灸疗法等。硬化性骨髓炎属于中医骨痹范畴,多由气血瘀滞、寒湿阻络或热毒蕴结所致,需辨证施治。
根据证型选用活血化瘀、温经散寒或清热解毒方剂。气滞血瘀型可用身痛逐瘀汤加减,含当归、川芎、桃仁等;寒湿型可用阳和汤加减,含熟地黄、麻黄、肉桂等;热毒型可用五味消毒饮合仙方活命饮,含金银花、蒲公英、白芷等。需由中医师根据舌脉调整组方。
局部可用活血止痛散(含大黄、黄柏、姜黄等)调敷,或贴敷温经通络的丁桂散(含丁香、肉桂)。化脓期可用金黄散(含天花粉、黄柏)外涂,配合清热消肿的鲜草药如蒲公英捣烂外敷。皮肤破损时禁用刺激性药物。
取足三里、阳陵泉等足阳明经穴促进气血运行,配合阿是穴局部围刺。寒证加灸肾俞、命门;热证加刺曲池、大椎。电针采用疏密波刺激20分钟,隔日一次,10次为疗程。需避开急性感染红肿区域。
沿患肢膀胱经施以滚法、按法疏通经络,配合关节松动术改善活动度。急性期仅作远端穴位点按,慢性期可局部使用擦法温通。合并骨质疏松者手法需轻柔,避免病理性骨折。
选用隔姜灸或雷火灸作用于肾俞、关元等穴,每次灸5-7壮。适用于寒湿型患者,可配合温针灸(针上加艾)。发热或局部皮肤溃烂者禁用,糖尿病患者注意防烫伤。
中医治疗需配合影像学复查,若出现死骨形成、窦道流脓等需结合西医手术清创。日常注意患肢保暖避寒,适度进行非负重关节活动,饮食宜选用山药、黑豆等健脾益肾食材,忌食生冷辛辣。急性发作期应卧床制动,定期监测血沉、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