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发尿毒症的主要原因揭秘 尿毒症五个原因敲响警钟

肾内科编辑 医路阳光
11次浏览

关键词: #尿毒症

尿毒症主要由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多囊肾、梗阻性肾病等原因引起。尿毒症是慢性肾脏病的终末期表现,肾功能严重受损导致代谢废物无法排出,需及时就医干预。

1、慢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尿毒症最常见的原发性病因。长期免疫炎症损伤肾小球滤过膜,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及水肿。若未规范控制,可进展为肾小球硬化。需使用缬沙坦胶囊、黄葵胶囊、百令胶囊等药物延缓进展,定期监测肾功能。

2、糖尿病肾病

长期高血糖损伤肾小球基底膜和微血管,早期出现微量白蛋白尿,后期发展为大量蛋白尿及肾功能衰竭。需严格控糖并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厄贝沙坦片、胰激肽原酶肠溶片等保护肾脏,同时控制血压血脂。

3、高血压肾病

持续高血压导致肾小动脉硬化,肾单位缺血性萎缩。患者常有夜尿增多、视物模糊等症状。需长期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贝那普利片等降压药,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定期检查尿微量白蛋白。

4、多囊肾

遗传性多囊肾表现为双肾多发囊肿压迫正常肾组织,常伴肝囊肿和高血压。囊肿增大可导致腰痛、血尿,最终肾功能丧失。需用托伐普坦片延缓囊肿增长,严重时需血液透析或肾移植。

5、梗阻性肾病

尿路结石、前列腺增生等导致尿流受阻,引发肾盂积水及肾实质萎缩。典型症状为排尿困难、反复尿路感染。需解除梗阻因素,必要时行经皮肾镜碎石术或前列腺切除术,配合左氧氟沙星片抗感染。

预防尿毒症需控制基础疾病,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限制高盐高蛋白饮食。糖尿病患者应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高血压患者定期监测晨起血压。出现乏力、食欲减退等早期症状时,应立即检查血肌酐和尿素氮指标。已确诊慢性肾脏病者,每3-6个月需复查肾功能和尿蛋白定量。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