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骨折病人如何手法复位?

骨科编辑 健康小灵通
21次浏览

关键词: #骨折

锁骨骨折可通过手法复位、外固定等方式治疗。手法复位需由专业医生操作,常见复位方法主要有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复位等,具体选择需根据骨折类型和程度决定。

1、闭合复位

闭合复位适用于无明显移位的锁骨中段骨折。医生会通过牵引患侧上肢、按压骨折端等手法使断端对合,过程中可能伴随骨擦感。复位后需用8字绷带或锁骨带固定4-6周。该方法创伤小但稳定性较差,可能出现再移位。

2、经皮穿针复位

经皮穿针复位常用于粉碎性骨折或闭合复位失败者。医生在X线引导下经皮肤插入克氏针固定骨折端,术后仍需配合外固定。该方法能提高复位精度,但存在针道感染风险,需定期消毒换药。

3、手术复位指征

当骨折端严重移位超过2厘米、合并血管神经损伤或开放性骨折时,需考虑手术切开复位。常用术式包括钢板螺钉内固定、髓内钉固定等。术后早期需悬吊患肢,6周后逐步开始功能锻炼。

4、复位后护理

复位后应保持8字绷带松紧适度,观察末梢血运。睡眠时取半卧位,避免侧卧压迫患侧。初期可冰敷减轻肿胀,2周后改为热敷促进愈合。定期复查X线确认骨折对位情况。

5、康复训练

固定期间可做手指握拳、腕关节活动防止僵硬。拆除外固定后逐步进行钟摆运动、爬墙训练恢复肩关节功能。6个月内避免提重物及剧烈运动,防止再骨折。若出现持续疼痛或活动障碍需及时复诊。

锁骨骨折患者复位后应保持高蛋白饮食,适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促进骨愈合。康复期可进行游泳、太极拳等低冲击运动,避免直接碰撞患处。定期随访监测骨折愈合进度,根据医生指导调整康复方案。若固定物周围出现红肿热痛等感染征象,须立即就医处理。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